母婴保健
相信大家对妊娠糖尿病都不陌生。几乎所有准妈妈在怀孕24-28周的时候,都会被要求测一下血糖,目的就是看有没有得妊娠糖尿病。
怀孕前血糖好好的,为什么怀孕就得妊娠糖尿病了呢?
怀孕时,妈妈体内的胎盘会产生帮助胎儿生长和发育的激素,但其中一些激素会阻碍妈妈体内胰岛素的活动,也就是降低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能力,这也被称为胰岛素抵抗。怀孕期间,正是由于存在这种胰岛素抵抗,妈妈体内需要产生正常量2-3倍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但是,有一部分妈妈体内不能产生额外的胰岛素,或者胰岛素抵抗非常强,那么她们就会患上妊娠糖尿病。研究发现,年龄比较大、有II型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曾经得过妊娠糖尿病、生过超重的宝宝(>=4公斤)等妇女更容易得妊娠糖尿病。另外,相较于白种人,亚洲人种也更容易发生妊娠糖尿病。
宝宝出生以后,妈妈体内对胰岛素的需求下降,血糖通常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糖尿病消失。
为什么需要治疗妊娠糖尿病?
如果妈妈的血糖水平过高,胎儿就会通过胎盘吸收过多的葡萄糖。这对胎儿来说,算是营养过剩了,会让他们长得比一般胎儿更大。宝宝过大、过重可能会在分娩以及产后对妈妈和宝宝都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而且,宝宝出生后,由于胰岛素分泌旺盛,但又不能再从妈妈体内获得葡萄糖,宝宝就可能会出现血糖水平过低(低血糖)。
此外,如果任由妊娠糖尿病发展,孕妇还可能会患上妊娠高血压。
得知有妊娠糖尿病的妈妈也不必太紧张,只要做好孕期的健康管理,把血糖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就可以显著降低孕期和分娩的风险、保护妈妈和宝宝的健康。
哪些是有效管理
妊娠糖尿病的非药物方法?
妊娠糖尿病的非药物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健康饮食、体育锻炼、检测血糖水平。
1、健康饮食
对妊娠糖尿病的妈妈来说,孕期应该怎么吃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健康的孕期饮食有助于把血糖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同时又可以为宝宝提供发育所需的充足营养、实现孕期体重适当增加。
1、碳水化合物:
为了控制好血糖水平,应该尽量把碳水化合物分散到每天的三次正餐和2-3次零食中来摄入,目的是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2、脂肪:
如果摄入脂肪过多,会导致体重增长过快,这会进一步增加胰岛素抵抗。妈妈们可以通过选择廋肉、去皮鸡肉和低脂奶制品来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是饱和脂肪。另外,最好不要吃外卖食物和加工食物,这些食物很容易脂肪含量过高。
3、蛋白质:
蛋白质摄入应该分配到全天的餐食中,即所有的正餐和零食都最好含有蛋白质。一方面蛋白质对于维持妈妈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很重要,另一方面蛋白质也可以让妈妈的饱腹感更持久。好的蛋白质食物包括瘦肉、去皮鸡肉、鱼、蛋类、低脂/脱脂奶制品、豆类、不加盐的坚果等。
2、 体育锻炼
对妊娠糖尿病的妈妈来说,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减少胰岛素抵、帮助控制血糖水平。最好能够每天运动30分钟,一周5天。规律的运动还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为分娩做准备。
为了保险起见,在开始任何运动之前也可以先咨询一下医生的意见。
3、检测血糖水平
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可以帮助妈妈们更好地了解饮食和生活方式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也有助于医生根据血糖水平为妈妈提供更好的血糖管理方案。
检测血糖最常用的时间是早晨起来(空腹时)以及每餐后2小时。其他的检测时间包括餐后和/或餐前1小时。
常见误区
1、饭吃的越少越好
2、每日只吃粗粮不吃细粮(要求不超过1/5比例,太多粗粮可能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3、糖尿病专用无糖食品不必控制(虽然无糖,也是碳水化合物,也有热量)
4、空腹血糖高,睡前不敢加餐(谨防夜间无症状低血糖-苏木杰现象-低血糖后反弹性高血糖-晨间空腹血糖高。低血糖胎死宫内几率高)
5、运动越多越好(过量运动易出现酮症)
防止妊娠糖尿病的
小要点
1、水果不要吃熟透的
2、煮稀饭要急火快煮,不要喝慢火细熬的黏糊糊的粥
3、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
4、选用低脂牛奶,不要喝全脂牛奶、脱脂牛奶
5、坚果类油性大,要少吃,核桃每天只能吃1-2个,葵花籽是自己的手心抓一把(晚上不吃)
6、如果吃根茎类食物(土豆、地瓜等),要相应减少主食量
7、奶类是最好的补钙食品
8、每天吃一定量的豆制品
9、主食:米饭较之面食升糖(但有人反之);米饭+红豆、绿豆等一起蒸煮(杂豆饭)更好。
编辑:郭玉珍
审核: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