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保健
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听力日,也是全国爱耳日。今年是第22个爱耳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在我们的五官中,耳朵长得最靠后,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忽视。耳朵是每个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
据世卫组织发布的统计公报:在全球大约有3.6亿人患有的残疾性听力损失中,成人数量就为3.28亿,占总数的91.1%;儿童数量为3200万,占总数的8.9%。
在老年人群中,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人,40%-50%会有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到了70岁,占比会增加10%;到100岁左右,至少90%的人都会出现听力下降。
耳病预防工作不在于一朝一夕,也不仅仅是各大组织机构、部门的工作,而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防护意识呢?
➤ 婴幼儿:
宝宝出生后须到正规医院做好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和听力筛查。采取早期干预原则——“三早”,即早期发现和诊断、早期验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早期进行听觉言语训练,有效降低聋哑发病率。
➤ 青少年:
勿长时间待在高强度噪声的环境中。减少耳机的使用时长,尽量不要在吵闹的场所使用耳机,在使用时遵守60-60原则,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每次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这样才不会对听力造成伤害。
➤ 中年人:
避免压力、劳累、精神紧张等因素引发突发性耳聋,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物理性伤害,如掏耳屎、游泳时进水、外伤等,引发耳部疾病。
➤ 老年人:
不要讳疾忌医,当听力下降时,尽早到正规医院验配助听器。防止药物性耳聋的发生,在服用一些耳毒性药物时(常见耳毒性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阿司匹林、非那西汀等),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