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保健
最近,有不少姐妹留言表示,在年度体检中查出来感染了HPV,非常害怕。
确实,随着知识普及,越来越多女性认识到了高危型HPV就是宫颈癌的“元凶”。
因此查出HPV阳性后,即使没有发生病变,不少女性依然会十分恐惧,害怕自己患上宫颈癌。
消灭HPV,变成了一些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战斗。
但即便打针、吃药、阴道冲洗、全套深度治疗,还是转不了阴。
其实,HPV感染并没有那么可怕,有些治疗反而可能招来其他问题!
据统计,超过80%性活跃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感染过一次HPV。
如果只是携带HPV,没有症状和病变,按医嘱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即可。
使用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或是用物理治疗的方法直接作用在宫颈上,未必会有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而且前面也说到了,HPV有可能被身体清除,因此我们只要吃好睡好,每周适度运动,“支持”身体的免疫系统,就很有希望打赢这场战。
如果你感染的是HPV16或18型,以及其他高危型级别,在多次复查仍持续感染的情况下,一定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以排除病变。
只有孕妈妈心态放松,才能顺利度过分娩全过程,妈妈和孩子都更健康。
3.宫颈低级别病变,可以静观其变
HPV持续感染后,宫颈可能会发生癌前病变,也叫宫颈上皮内瘤变。
按严重程度通常分为3级,即CINI,CINII,CINIII。
其中,CIN I属于宫颈低级别病变,进展为宫颈癌的可能性较低。
CIN I多为高危型HPV一过性感染所引起,50%-80%可在6-24个月内消退,即便HPV持续感染,也仅有10%可能转变为CIN II或CIN III,进展为宫颈癌的更是不足1%。
所以,当确诊为CIN I时,可以选择先观望,并不需要刻意去治疗,直接物理治疗或切除是典型的过度治疗。
建议大家给身体一些时间去打败它,并在12个月后再次进行细胞学检查 (TCT) 和HPV检测,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通常,低级别病变持续2年以上时,才考虑选择消融性治疗、切除性治疗,前者主要包括冷冻、激光、电凝、冷凝等,后者主要包括冷刀锥切、LEEP刀等。
宫颈锥形切除术
▼
4. 高级别病变,必须当断则断
CIN II与CIN III均属于宫颈高级别病变,作为与宫颈癌一墙之隔的存在,若任其发展,则极易发生恶变。
除了“红颜杀手”,还有“冷血杀手”的称号,因为它的传播途径和艾滋病相似,主要途径也是性行为。
而且宫颈癌在早期多半没有症状,它悄无声息、或者即使有症状,也容易被忽视。它不像感冒、肠炎、肺炎等疾病,会让你咳嗽、流鼻涕、拉肚子、喘不过气,完全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杀手”,在黑暗处等待着给你致命一击。
宫颈癌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根据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有 52.5 万的新发病例和 27.5 万的死亡病例,中国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世界的1/5。具体来说,每30~35个女性中,就有一个女性在一生中某个时期不幸遭遇宫颈癌。全球每两分钟,就会有一名女性因为宫颈癌去世。
因为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起的疾病。HPV 家族很大,有些危险性很低;有些则危险性很高,比如宫颈癌病毒。高危HPV有 14 种。
所以,打疫苗防宫颈癌,实际上是用疫苗防HPV病毒,防住了HPV病毒,就可以防住宫颈癌。
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思维。
古人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疫病。宫颈癌的防控体系,主要分为三级。就相当于足球中所说的后腰、后卫和守门员。
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就是病因学预防,也就是打疫苗。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除了调整生活行为方式外,HPV疫苗接种是宫颈癌最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9 岁到 45 岁的女性,如果有条件,都推荐接种疫苗。目前有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
二价疫苗(希瑞适)可以预防 HPV16 和 HPV18 感染,超过70%的宫颈癌都是由这两种病毒引起的;
四价疫苗(佳达修)能预防6、11、16、18型HPV感染,其中 HPV6 和 HPV11 不属于宫颈癌高危型 HPV 病毒,但是会引起尖锐湿疣;
九价疫苗(佳达修-9)能预防6、11、16、18、31、33、45、52、58型HPV感染。
第二道防线是什么?第二道防线是做好疾病的二级防控,这属于发病学预防,即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检查,检出癌前病变早期肿瘤病例,早期治疗。其主要筛查方法包括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另一种是人乳头病毒HPV检测。
不同人群的具体筛查办法见下表:
第三道防线又是什么呢?第三道防线,就是对确诊的、各个期别的宫颈癌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加上化学药物治疗等。目前早期宫颈癌治疗效果很好,晚期的仍不理想。
这里有个概念,即治疗效果。癌症的治疗效果不是治愈率,而是存活五年的可能性。1 期的宫颈癌,5 年存活率能达到 80%, 但 4 期的宫颈癌,只有20%。所以说等得病了再治疗,早就晚三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