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季气温回暖,寒气至春遇阳则争交,风邪肆虐,时行之气(病毒)妄行,加之季节变换,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时行之气(病毒)易袭人体,进而发生呼吸道、消化道方面的疾病。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今年主要盛行甲流。
流感病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中医治疗流感,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我们在平时要注意养生防护,流感来临之前要做好固护正气的措施,生病后积极采用针灸、推拿、穴位贴敷、中药内外调理等治疗手段。
1.口服中药
对于平时体质较弱的人群,以及幼儿园和学校的孩子,可以通过口服预防中药来提高免疫力,固护胃气。
2.穴位敷贴疗法
通过“外治法”达到疗内病的作用,穴位贴敷是通过“一人一方”,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治疗。
3.艾灸
通过灸于适当位置进行保健治疗。
1.中药辨证论治
流感症状多相似,初期多表现为恶寒,后转变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或见消化道症状。一般轻症可通过泡澡方或者中成药缓解,症状稍重或表现复杂的可通过辩证施治,“一人一方”。
2.穴位贴敷
通过“外治法”达到疗内疾的作用,穴位贴敷也是通过“一人一方”,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治疗。常用穴位有大椎、肺腧、神阙、膻中、天突、足三里、命门等。
3.火罐、刮痧、放血疗法等。
一些常用中成药: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要及时增减衣物,少去人口集聚地,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等,能有效避免病毒入侵。
2.“饮食节制”
根据节气变化搭配膳食,合理饮食,不过食肥甘厚味,不暴饮暴食,不过食寒凉生冷等。
3.“户外运动”
春气升发,主木,主肝,做户外运动能够拉伸筋骨,舒展身体,顺应春季万物复苏的状态,适当出汗也有利于增强代谢。
4.“情志畅快”
春季主肝脏,不喜抑郁,发泄掉不良情绪,保持畅快的心情有利于顺应节气变化。
5.“慎起居”
规律作息,调节身体状态,对抵御疾病有很大帮助。
内容:中医门诊杨淑
编辑:郭玉珍
审核: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