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保健
从宝宝降生的那一刻起,他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备受全家人的关注。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会坐、会爬、会扶着站立,很多新手爸妈会不自觉地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运动发育落后了?是不是需要进行特别的训练? 其实,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会坐、会爬、能迈出第一步,这一系列的动作都遵循着大运动发展的规律。孩子的大运动发展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这种在孩子一定年龄内获得相应的大运动能力,就是大运动发展里程碑。 0~2个月: 俯卧位时可左右转动头部,下颌可短暂稍抬离,仰卧位可左右转动头部,双腿可交替踢动,抱起时头可竖直2秒。 3~4个月: 俯卧位时头部抬高45°~90°,下颌和肩部均可抬离桌面,由侧卧位翻至仰卧位时头颈维持稳定的直立。 5~6个月: 可由俯卧位翻至仰卧位,扶腰坐身体前倾,手支撑坐。 7~8个月: 可稳定独坐,头颈转动自如,腹爬,可前进、后退。 9~10个月: 双手和双膝四点位爬行,可前进、后退;扶物可维持站立姿、蹲坐、侧行移位。 11~12个月: 独站片刻,逐渐站立稳,可牵一只手走。 13~14个月: 可侧行数步,独走稍稳,会转身。 15~16个月: 可以从四点位手扶地站起来,可扶着栏杆上下三阶,可稳定行走及跪走、小跑步。 17~18个月: 扶物可单脚站立,可单脚踢球,可快走、倒退几步,可牵一只手上楼梯。 19~21个月: 可牵一只手下楼梯,能弯腰捡东西,由蹲姿不扶物直接站起来,扶着栏杆自己上楼梯,两脚一阶。 22~24个月: 原地双脚离地跳跃,扶着栏杆自己下楼梯,两脚一阶。 25~27个月: 全脚掌着地跑步并可避开障碍物,可以倒退走几步不扶物,单脚站1秒以上,不扶栏杆上楼梯三阶以上。 28~30个月: 双脚向前跳跃一段距离,向前翻跟斗,可单脚原地跳跃两次以上。 31~36个月: 独立一脚一阶交替上下楼梯,会骑小三轮车。 3岁~3岁半: 单脚平衡站立可维持五秒,可绕障碍物跑过去。 3岁半~4岁: 可原地单脚跳,以脚趾接脚跟向前走直线。 4岁~4岁半: 单脚向前跳,单脚站立10秒,脚尖对脚跟向后走4步左右。 4岁半~5岁: 可单脚连续向前跳,5秒内双脚可连续跳7~8次。 5岁~5岁半: 踮脚尖平衡站立可维持10秒,跳高超过20厘米,主动且有技巧地攀、爬、滑、溜及摇摆。 5岁半~6岁: 可两脚交替跳绳,以脚尖接脚跟倒退走直线。 虽然运动发育的顺序是大体相似的,但是运动发育的速度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同一个动作,有的孩子很早就能掌握,有的则比较晚。因此,临床上以发育预警征的表现来初步判断婴幼儿动作发育的状况是否正常。也就是说某个阶段如果还做不了某个动作,家长就要警惕了。 发展里程碑并不是绝对的判断标准,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但当孩子的一项或多项能力已经与发展里程碑差距较大时,家长们一定得警惕,及时查明原因,尽早进行早期干预,干预时间越早,孩子恢复的成效越好。 内容来源:中国妇幼健康 健康教育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