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近日,我院一名34周早产儿生后出现呼吸困难,皮肤青紫,存在生命危险。新生儿科值班医生评估病情后立即气管插管救治。患儿转入新生儿病房后,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宝宝先后出现了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呼吸暂停、贫血等早产儿并发症,每一个并发症对于早产儿弱小的生命而言都是危险的。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经过精心救治及护理之后,早产宝宝病情逐渐恢复,但后期仍难以脱离氧气。
尚东彬副主任提出采取三阶梯俯卧位来改善肺部通气,责任护士王维巧把新学来的俯卧位通气方法运用到患儿,从而使患儿的氧饱和度从低于90%且波动较大的状态提高到了95-100%,使患儿能够尽快脱氧,减少氧疗时间,最终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该早产宝宝治愈出院。这一方法得到了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和认可,他们对宝宝能够早日康复出院感到非常满意。
俯卧位通气 (趴着睡 )
“机械通气”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广泛,但是部分早产儿会出现呼吸机依赖,脱机困难,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感染风险增加。如何减少呼吸机依赖,尽早撤离呼吸机,让宝宝尽快脱氧?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们。
传统体位
俯卧位通气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新生儿氧合,治疗原发病和防止肺部病变的进一步恶化,利于新生儿康复,近年来受到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的认可。我们传统的早产儿体位主要采用仰卧位,而研究发现俯卧位则更贴近宝宝在母体内的体位,可以简单理解为“趴着睡”。
三阶梯俯卧位
三阶梯俯卧位是指将暧箱内垫子布置三阶梯状,头部、胸部、腹部、下肢在不同阶梯水平。最高一层与头部抬高15°高度相同,将头部放置于最高阶梯,胸部、腹部于第二阶梯,下肢置于第三阶梯。
三阶梯俯卧位的注意事项
1、头偏向一侧,四肢呈蛙式,保证新生儿舒适
2、保证新生儿口、鼻呼吸道通畅,防止出现被子,衣物,纸巾等堵住新生儿口鼻
3、加强巡视,观察呼吸,最好专人看护。
图文:新生儿科尚东彬
编辑:刘富红
审核: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