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保健
疟疾俗称“打摆子”或“发疟子”, 是一种主要由按蚊叮咬造成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
据寄生疟原虫虫种不同主要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其中间日疟及恶性疟最常见。
一般来说,疟原虫进入人体后并非立即发病,而是存在一定的潜伏期,间日疟、卵形疟潜伏期为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为两个时期,即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和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
传染源为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
疟疾的发作还与原虫的数量有关,导致发热所需每立方毫米血内最低原虫数目,间日疟为10~500,三日疟140,恶性疟为500~1300,变化幅度与个体的耐受力与免疫力有关。
1.疟疾通过蚊子传播,防蚊虫叮咬最重要。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
2.户外作业要做好个人防护,可穿浅色的长袖、长裤,暴露皮肤可涂抹驱蚊剂,防蚊叮咬;
3.做好家庭防护,可使用蚊帐或长效蚊帐、纱门、纱窗,睡前在卧室喷洒灭蚊药或点蚊香;
4.搞好周围环境卫生,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做好灭蚊工作;
5.外出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通过服用预防药进行预防,出现前2-3周开始使用,最后一次可能接触感染后服药4周。
6.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当尽快到当地正规医院就医,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
7.一旦感染疟疾,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
防蚊防疟 顺口溜
清理积水、管好容器,让蚊子无处可去;
关好纱窗、挂好蚊帐,蚊子近身有屏障;
穿好长裤、放下袖子,防护自身有法子;
喷好药物、医生护航,防疟防疟都在行。
供稿|感控科马丽娟
编辑|健康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