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腾冲市妇幼保健院官网!

就诊咨询热线:

母婴保健

母婴课堂
【科普】预防和处理婴儿呛奶、窒息,建议宝妈收藏!

image.png


婴儿吐奶时,由于会厌活塞盖运动失灵,没有把气管口盖严,奶汁误入了气管,叫做“呛奶”。呛奶是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种异常表现。


image.png

image.png


吸入性肺炎


因新生儿口咽部的神经反射发育不成熟,肌肉运动不协调,常常发生呛奶或乳汁返流现象,若乳汁被误吸入肺内,就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



窒息


宝宝不会自主咳嗽,导致气道阻塞,发生严重缺氧,导致窒息。



脑部缺氧


宝宝脑部缺氧,是呛奶最大的危害。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若停止供氧5分钟,即可死亡。


image.png

1、宝宝胃容量较小,假使喝太多奶或喝完奶后未排气就容易呛奶。

2、奶嘴的孔洞较大,例如奶嘴为十字洞,通过奶嘴的奶水量太多而导致宝宝呛奶。

3、喝奶姿势不正确,也会呛奶。

4、当宝宝感冒时,因呼吸道有感染,使得鼻子呼吸状况不顺畅,吞咽不协调时。

5、有胃食道返流情形的宝宝很容易呛奶。特别是消化道发育异常要注意。

6、早产儿、有唇颚裂、心脏病、重度唐氏儿或是脑瘫的宝宝,因其吸吮力较弱,呛奶几率也较高。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因为严重窒息,完全不能呼吸,一定要争分夺秒立即抢救。


image.png

呛奶可分:轻微呛奶和严重呛奶。

对于婴儿呛奶程度较轻者(出现咳嗽、面色未发青),可将婴儿脸侧放一边,母亲用掌心拍打婴儿后背。

特别提醒

宝宝呛奶时千万不要竖抱!

因为竖着抱以后会导致奶液不容易被咳出来,反而容易进到更深的部位,导致呛咳会更加严重。

image.png

对于婴儿呛奶程度稍重者(呛奶导致面色发青),使婴儿脸向下。略低于胸部,并让其头部靠在您的前臂上,用掌跟用力拍打婴儿背部,以尝试清除异物。


image.png

image.png

立即用小儿吸痰机接通婴儿吸痰管插入宝宝口腔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呕吐物吸出。

注意:

没有抽吸装置,可用手指缠纱布伸入宝宝口腔,直至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吸除,避免婴儿吸气时再次将吐出的奶汁吸入气管。


image.png

image.png

     患儿家长可用掌心用力拍打婴儿背部、足底,刺激呼吸道咳出异物,保持气管畅通。



image.png


image.png

婴儿发生呛奶急救的重点工作在于呼气。

在胸部中央的胸骨下半部分提供最多5次快速往下的胸部快速冲击。以每秒1次的速率进行胸部快速冲击,每次都以产生足够的力量来清除异物为目的。

image.png

image.png

     当新生儿室息缓解后,应予低流量吸氧。


image.png

NO.1 喂奶时机适当 

不要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

不要等宝宝很饿的时候喂奶,因为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

宝宝吃饱后不可勉强再喂奶,因为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外。

图片

NO.2  姿势体位正确 

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特别是晚上)。

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图片

NO.3  控制速度 

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

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图片

NO.4  注意观察

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宝脸色表情,若宝宝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

对发生过呛咳婴儿、早产儿,更应严密观察。

图片

NO.5  排出胃内气体 

 喂完奶后,将婴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婴儿的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在床上。

床头宜高15度,右侧卧30--60分钟,再平卧(特别是晚上),不可让孩子趴着睡,避免婴儿猝死。

图片


内容来源:儿童保健部尚东彬

     健康教育科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