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保健
宝宝出生后,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就成了爸爸妈妈们的定期必修功课。每次进到医院后,总能看到各种状况。
有些宝宝由于害怕,一个劲在那哭。有的宝宝看到别的宝宝在哭,自己也就跟着哭了。而有些宝宝呢,可能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还在那自得其乐地自个玩得欢着呢......
不管遇到哪种宝宝,在医生给孩子注射疫苗的过程中,为了让接种工作安全进行,父母是需要配合一起做些工作的,尤其是一些错误举措,是需要避免的。
宝爸宝妈们,看看你们中枪了吗?
有些宝爸宝妈担心孩子害怕,在打预防针的时候喜欢蒙住孩子的眼睛,以为这样孩子就不害怕了。
殊不知,突然间被大人蒙住眼睛后,瞬间的“黑暗”更让宝宝产生恐惧心理,产生很不妙的感觉,加深孩子的害怕。
正确的做法:是让宝宝直接面对,同时,引导Ta要坚强。
孩子打预防针的时候难免会动,特别是一些心里害怕的大孩子。有些家长将孩子的上半身拼命拽住,却忘了孩子下半身的两条腿会乱窜。
有些孩子表面看起来很乖,家长于是放松了警惕,也不怎么抓住孩子。谁知打针开始,孩子马上乱动。或者家长只抓住了孩子的腕关节,打针的时候,孩子的肘关节“放肆”地动,这样都很容易伤到孩子。
正确的做法是:
如果孩子左上臂打针,家长应左臂抱紧孩子,将孩子右臂放在家长身后。同时,家长用右臂固定孩子的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孩子乱动。
有些家长怕孩子打针时不配合,就骗孩子说,“阿姨不打针,是给宝宝吃糖”。等孩子最后发现是打针时情绪就会非常激动,不配合。
也有些家长会以恐吓的方式来对待害怕打针的孩子。这样,导致孩子对打针愈加恐惧。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正面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坚强面对,也可以拿现场比较坚强的孩子做榜样,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惧心理。
内容来源:新生儿护理
健康教育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