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保健
近年来,因为孕产期抑郁症而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准妈妈们除了要关注身体健康,也要警惕心理变化。
怀孕、分娩、哺乳、育儿,对于准妈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一些准妈妈对自身身体的变化和角色的转变还没有完全适应,对自身身材的担忧,对宝宝健康的担忧,对宝宝性别的担忧等各种担忧,加上孕产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准妈妈们很敏感。可能仅仅是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就会导致准妈妈情绪低落,流眼泪。连准妈妈都想不通自己怎么会变的如此“脆弱”、“矫情”?难道真的是怀孕以后就患上了“公主病”吗?
这不是“公主病”,有可能患上的是孕产期抑郁症,是一种孕产妇常见的心理疾病。孕产期抑郁症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及时干预是非常危险的。不仅会增加多种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自杀、伤婴等危害母婴安全的事件发生。
那么,准妈妈们如何正确应对孕产期抑郁症呢?
一是及时自测。
孕期的准妈妈可以使用抑郁筛查量表(PHQ-9)进行自测。产后妈妈可以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自测。
抑郁筛查量表(PHQ-9)
在过去的两周里,你生活中以下症状出现的频率有多少?
二是积极应对。
准妈妈要学会发泄情绪,跟丈夫或者好朋友谈谈心,让情绪有个出口,深呼吸、冥想,鼓励没有运动禁忌症的准妈妈进行适当的运动。
三是家人的支持。
家人,尤其是准爸爸要多陪伴准妈妈,时刻关注准妈妈的情绪状况,多分担家务。分娩后,家人在关心宝宝的同时,也要关注我们的宝妈,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四是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自测结果提示抑郁的准妈妈,或者自己作了种种努力后自身情况仍不见好转的准妈妈,要立即到有心理(精神)门诊的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全面的心理评估,配合接受相应的治疗。
最后,祝愿所有的准妈妈都能被呵护,被关怀,永远健康、快乐!
内容来源:云南省妇幼保健院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