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腾冲市妇幼保健院官网!

就诊咨询热线: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党建引领 学科力量】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开展首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

image.png


近日,我院新生儿科(NICU)成功开展首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填补了我院新生儿此项技术的空白,标志着我院新生儿救治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生儿科护理团队在护理部主任马祖英、儿科护士长杨双丽、儿科副护士长余安颀的带领下,联合影像科杨晓龙、谢恩传医生,由李艳颖(操作者)、刘丽江(协助者)成功开展首例新生儿PICC置管术,为新生儿打开了维系生命的重要渠道。


image.png


患儿,胎龄36周,体重1.875千克,低出生体重儿,因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需要长期使用脂肪乳、氨基酸等高渗透压及刺激性药物,由于是早产宝宝,患儿出生体重小,血管细,穿刺成功率更低,血管穿刺困难更大。


8b86386f63d14fef5ec95997650094d7.jpg

穿刺成功图片

17ee34b9d60fca7ae2922790e18954de.jpg

初次B超尖端定位


为保证患儿安全,科主任、护士长、主治医生通过对患儿治疗过程的全面评估,经过深入探讨和分析,决定为患儿行PICC置管术。取得家属同意后,制定了严密的操作计划,经过团队的充分准备和细致评估,从操作者到配合者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成功为该患儿实施PICC置管术,床旁X线摄片显示导管尖端位于最佳位置。


b11ce7b52303193f6f971cec3bb505bd.jpg

  再次拍X线定位


经过精心治疗,优质护理,患儿治愈出院,留置PICC期间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家属十分满意。


03f204a39602ec0e75d49b213b1c52f8.jpg

患儿出院


image.png

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堪称早产儿的“生命线”,能够为早产儿,特别是极低、超低体重儿提供中、长期的静脉治疗通道,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及急危重患儿的存活率。PICC在早产儿置管中,技术难度大,需要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是新生儿救治的一项核心技术。


image.png

80da7c9e364c96908c97255aeb229991.jpg

新生儿科   李艳颖

一直以来,我院高度重视护理人才培养,李艳颖护士于2023年9月26日取得新生儿PICC置管资质证书,此项新技术的开展也是将进修所学成功运用到临床的典型案例,新技术的开展对我院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救治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b84e175d9be7a1dd72064597ef578503.jpg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学习操作中

(李艳颖图片)


098b6b38c876acc2a730c65668b941a3.jpg

获得新生儿PICC置管

资质证书

(李艳颖图左二)


image.png

图文:新生儿科李艳颖

编辑:郭玉珍


审核:彭军